章
目
录
今天,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份来自厦门大学大数据教学团队的第二期报告——《DeepSeek大模型赋能高校教学和科研》,提供该文件的pdf免费下载,强烈建议大家下载阅读!
这份报告全面且深入地介绍了大模型相关知识,从人工智能发展简史切入,讲述了图灵测试、人工智能的诞生过程,梳理了其从起步到蓬勃发展的各个阶段,还展望了未来人工智能发展的五个阶段。
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大模型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。先介绍了大模型的概念、发展历程、与人工智能的关系、分类、原理、产品以及应用领域,展现了大模型的强大能力和广泛用途。在众多大模型产品中,DeepSeek表现亮眼,2024年12月发布的DeepSeek-V3在多个基准测试中性能超越其他开源模型,与顶尖闭源大模型GPT-4o不相上下,尤其在数学推理上优势明显,且研发成本低。2025年1月发布的DeepSeek-R1在数学、代码和推理任务上可与OpenAI o1媲美。
DeepSeek已走进多所高校,如北京师范大学利用其培养方案等语料,为近万门课程本地化部署DeepSeek-R1大模型,为师生提供定制化教学辅助;郑州大学在超算中心设备上部署“满血版”DeepSeek-R1大模型,在数学推理、文本分析、编程等多个关键应用领域展现出强大实力,还将根据学校各学科需求,进一步部署不同版本模型,构建“AI+学科”垂直领域解决方案。
为什么高校要本地部署大模型呢?报告指出,这涉及数据隐私与安全性、避免使用限制、成本与资源优化、定制化与灵活性以及离线与高效使用等多方面因素。同时,报告也介绍了本地部署大模型的方案,包括模型微调和本地知识库,以及部署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解决方案,像清华大学AI团队发布的KTransformers开源项目,就成功打破大模型推理算力门槛,让在普通设备上运行满血版DeepSeek-R1成为可能。
除了高校部署,报告还介绍了AIGC(人工智能生成内容)的应用与实践,涵盖文本、图片、语音、视频类AIGC以及在辅助编程、AI搜索、AI智能办公等方面的应用,展示了AIGC在提高内容生产效率和质量上的巨大潜力。基于大模型的智能体也是报告的一大亮点,智能体以大语言模型为核心组件,具有自主性、交互性、适应性等特点,在高校招生、行政、课堂、实验、文献、心理咨询、就业指导等多个场景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,上海海事大学的超级智能体就是很好的实践案例。
在科研方面,DeepSeek助力科研成果显著。意大利研究团队借助DeepSeek模型,在中科院1区、影响因子6.5分的期刊上发表论文,从投稿到接收仅用时1天。它还能在文献检索、数据分析、实验设计、学术写作与报告生成等方面提升科研人员的效率,不过使用时也需警惕其可能虚构信息等问题。
在教学领域,AI的应用同样广泛,自适应学习系统、AI助教、智能教务系统等的出现,为教学带来了诸多便利。以厦门大学为例,在《大数据技术原理与应用》课程中,通过多模态教学资源融合、智能学伴助力等方式,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。同时,报告也客观分析了大模型在教学中的优势与局限性,指出教师应重新定位角色,与AI协同合作,发挥各自优势。
这份报告内容丰富、实用性强,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。如果你也对大模型技术在高校教学和科研中的应用感兴趣,想深入了解相关知识和实践案例,那就赶紧下载这份报告吧!
相关下载
文章目录 1、清华大学系列 2、北京大学系列 3、浙江大学系列 4、厦门大学系列 5、其他 有很多朋友都关注D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