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
章
目
录
章
目
录
Java面试题:请说下乐观锁和悲观锁的含义、区别及使用场景
得分点:
乐观锁、悲观锁的定义以及它们的使用场景。
标准回答:
乐观锁:乐观锁是一种机制,它始终假设最佳情况。在每次尝试获取数据时,它认为其他人不会同时修改这份数据,因此无需立即上锁。但在尝试更新数据时,乐观锁会检查是否在此期间有其他人修改过这个数据。乐观锁通常采用版本号机制或CAS(Compare-And-Swap)算法来实现。它在多读取操作频繁的场景下表现出色,可显著提高吞吐量。
悲观锁:悲观锁则相反,它始终假设最糟糕的情况。每次尝试获取数据时,悲观锁都会认为其他人会同时修改,因此会立即上锁,阻止其他人访问数据,直到锁释放。传统关系型数据库常使用悲观锁机制,如行锁、表锁、读锁和写锁,以确保在操作前先上锁。
加分回答:
乐观锁的使用场景:
乐观锁在代码版本控制管理器(如GIT、SVN、CVS)中有着广泛的应用。例如,两位程序员A和B同时从SVN服务器下载了code.html文件。当A完成提交后,B再次提交,可能导致版本冲突,需要B进行版本合并处理后再次提交。这实际上就是乐观锁的应用示例。如果使用悲观锁,所有程序员都必须排队等待操作完成,这明显不太适合高效的协作。
悲观锁的使用场景:
悲观锁适用于并发量不太大,且异常情况对用户和系统都难以接受的情况。它可以有效地减少并发问题,但在高并发情况下,由于锁的开销和锁定时间较长,可能会导致系统性能下降和资源消耗增加。因此,通常在并发不太高且异常情况难以容忍时才使用悲观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