章
目
录
在java项目开发中,日志记录是必不可少的,详细且具体的日志记录对于日后的bug漏洞追踪及维护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,而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架构就是SpringBoot+Log4j2来实现日志记录。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下如何使用SpringBoot整合Log4j2以及为什么选择Log4j2。
一、常用日志框架类型
1)java.util.logging
:是JDK在1.4版本中引入的Java原生日志框架
2)Log4j
:Apache的一个开源项目,可以控制日志信息输送的目的地是控制台、文件、GUI组件等,可以控制每一条日志的输出格式,这些可以通过一个配置文件来灵活地进行配置,而不需要修改应用的代码。不过apache官方对给项目已经停止维护了,虽然市面上目前绝大部分企业都是用的log4j,但新项目建议不要再使用了。
3)LogBack
:是Log4j的一个改良版本,SpringBoot默认集成的就是该日志框架。
4)Log4j2
:Log4j2已经不仅仅是Log4j的一个升级版本了,它从头到尾都被重写了,性能目前最优,也是开发的首选。
二、常用日志框架与slf4j的区别
上述介绍的是一些日志框架的实现,这里我们需要用日志门面来解决系统与日志实现框架的耦合性。SLF4J,即简单日志门面(Simple Logging Facade for Java),它不是一个真正的日志实现,而是一个抽象层( abstraction layer),它允许你在后台使用任意一个日志实现。
使用了slf4j后,对于应用程序来说,无论底层的日志框架如何变,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任意一行代码,就可以直接上线了,有效地降低了其耦合性。
三、为什么选择Log4j2
选择Log4j2,是因为相比与其他的日志框架,Log4j2主要有以下几个优势:
- log4j2丢数据这种情况少
- disruptor技术,在多线程环境下,性能高于logback等10倍以上
- 利用jdk1.5并发的特性,减少了死锁的发生
- log4j2的性能无论在同步日志模式还是异步日志模式下都是最佳的
另外,log4j2优越的性能其原因在于log4j2使用了LMAX,一个无锁的线程间通信库代替了logback和log4j之前的队列,使得并发性能大大提升。以下是性能对比图:
四、SpringBoot整合Log4j2步骤
1、修改和添加依赖
在SpringBoot项目中的pom.xml下添加(或修改)如下依赖:
<dependency> 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 <artifactId>spring-boot-starter-web</artifactId> <!-- 去掉springboot默认日志配置 --> <exclusions> <exclusion> 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 <artifactId>spring-boot-starter-logging</artifactId> </exclusion> </exclusions> </dependency> <!-- 引入log4j2依赖 --> <dependency> <groupId>org.springframework.boot</groupId> <artifactId>spring-boot-starter-log4j2</artifactId> </dependency>
如果启动报如下异常:
请再加上如下依赖:
<dependency> <groupId>com.lmax</groupId> <artifactId>disruptor</artifactId> <version>3.3.7</version> </dependency>
2、配置文件
1)情形1:使用默认配置文件名称
在resources
目录下新建名为log4j2.xml
(默认名称)的日志配置文件
2)情形2:自定义配置文件名称
如果自定义了文件名比如为my-log4j2.xml
,需要在application.yml
中配置如下:
logging: config: my-log4j2.xml level: cn.jay.repository: trace
3、log4j2.xml具体配置
log4j是通过一个.properties
的文件作为主配置文件的,而现在的log4j2则已经弃用了这种方式,采用的是.xml
,.json
或者.jsn
这种方式来做,可能这也是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性,因为properties文件的可阅读性真的是有点差。这里潘老师给出log4j2.xml
具体模板配置,供大家参考。
我这里给出一个比较实用的模板,如下:
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 <configuration status="warn" monitorInterval="60" strict="true"> <Properties> <Property name="base.dir">logs</Property> <Property name="info.file.name">system</Property> <Property name="error.file.name">error</Property> <Property name="layout.pattern">%d{yyyy-MM-dd HH:mm:ss,SSS} | %p | %t | %c{2} |- %m%n </Property> <Property name="file.max.age">180d</Property> <Property name="log_info_level">info</Property> <Property name="log_debug_level">debug</Property> <Property name="log_error_level">error</Property> </Properties> <Appenders> <Console name="Console" target="SYSTEM_OUT"> <PatternLayout charset="UTF-8" pattern="${layout.pattern}"/> </Console> <RollingFile name="FILE_INFO" fileName="${base.dir}/${info.file.name}.log" filePattern="${base.dir}/${info.file.name}.%d{yyyy-MM-dd}-%i.log.gz"> <Filters> <ThresholdFilter level="${log_debug_level}" onMatch="ACCEPT" onMismatch="DENY"/> </Filters> <PatternLayout charset="UTF-8" pattern="${layout.pattern}"/> <Policies> <OnStartupTriggeringPolicy/> <TimeBasedTriggeringPolicy interval="1"/> <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size="1G"/> </Policies> <DefaultRolloverStrategy> <Delete basePath="${base.dir}" maxDepth="1" followLinks="true"> <IfFileName glob="${info.file.name}*.gz"/> <IfLastModified age="${file.max.age}"/> </Delete> </DefaultRolloverStrategy> </RollingFile> <RollingFile name="FILE_ERROR" fileName="${base.dir}/${error.file.name}.log" filePattern="${base.dir}/${error.file.name}.%d{yyyy-MM-dd}-%i.log.gz"> <Filters> <ThresholdFilter level="${log_error_level}" onMatch="ACCEPT" onMismatch="DENY"/> </Filters> <PatternLayout charset="UTF-8" pattern="${layout.pattern}"/> <Policies> <OnStartupTriggeringPolicy/> <TimeBasedTriggeringPolicy interval="1"/> <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 size="200MB"/> </Policies> <DefaultRolloverStrategy> <Delete basePath="${base.dir}" maxDepth="1" followLinks="true"> <IfFileName glob="${error.file.name}*.gz"/> <IfLastModified age="${file.max.age}"/> </Delete> </DefaultRolloverStrategy> </RollingFile> </Appenders> <Loggers> <!-- 这里的name记得改为自己项目对应的package --> <AsyncLogger name="com.panziye" level="DEBUG" additivity="false"> ${mvn.log.appenders} <AppenderRef ref="Console"/> <AppenderRef ref="FILE_INFO"/> <AppenderRef ref="FILE_ERROR"/> </AsyncLogger> <AsyncRoot level="INFO"> ${mvn.log.appenders} <AppenderRef ref="Console"/> <AppenderRef ref="FILE_INFO"/> <AppenderRef ref="FILE_ERROR"/> </AsyncRoot> </Loggers> </configuration>
4、简单使用
1)第1种使用方式:
public class LogExample {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= LogManager.getLogger(LogExample.class);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log.error("错误日志信息...."); } }
2)第2种使用方式(使用@Slf4j或@Log4j2注解):
使用lombok
后,下面的代码等效于上述的代码,注解的方式可以更方便地使用日志。
@Slf4j public class LogExample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log.error("错误日志信息...."); } }
或:
@Log4j2 public class LogExample { public static void main(String[] args) { log.error("错误日志信息...."); } }
1)如果你还不知道Lombok是什么,请参考:
在Java开发中,因工作需要,你可能会学习或被迫去学习Lombok这个工具,这玩意用起来可以说是贼爽,很方便, […]
2)如果你发现Console控制台日志打印没有彩色效果,请参考:
文章目录 原因分析: 解决步骤: 在开发过程中,发现IDEA使用SpringBoot整合Log4j2后Cons […]
五、补充:日志参数配置详解
1、日志级别
机制:如果一条日志信息的级别大于等于配置文件的级别,就记录,常用的级别如下:
- trace:追踪,就是程序推进一下,可以写个trace输出
- debug:调试,一般作为最低级别,trace基本不用。
- info:输出重要的信息,使用较多
- warn:警告,有些信息不是错误信息,但也要给程序员一些提示。
- error:错误信息。用的也很多。
- fatal:致命错误。
2、输出源
- CONSOLE:输出到控制台
- FILE:输出到文件
3、格式
- SimpleLayout:以简单的形式显示
- HTMLLayout:以HTML表格显示
- PatternLayout:自定义形式显示
4、PatternLayout自定义日志布局:
- %d{yyyy-MM-dd HH:mm:ss, SSS} : 日志生产时间,输出到毫秒的时间
- %-5level : 输出日志级别,-5表示左对齐并且固定输出5个字符,如果不足在右边补0
- %c : logger的名称(%logger)
- %t : 输出当前线程名称
- %p : 日志输出格式
- %m : 日志内容,即 logger.info(“message”)
- %n : 换行符
- %C : Java类名(%F)
- %L : 行号
- %M : 方法名
- %l : 输出语句所在的行数, 包括类名、方法名、文件名、行数
- hostName : 本地机器名
- hostAddress : 本地ip地址
六、补充:Log4j2配置详解
1、根节点Configuration
11)有两个属性:
- status
- monitorinterval
status
:用来指定log4j本身的打印日志的级别.
monitorinterval
:用于指定log4j自动重新配置的监测间隔时间,单位是s,最小是5s.
2)有两个子节点:
- Appenders:用来控制日志的输出目的地
- Loggers:表明可以定义多个Appender和Logger
2、Appenders节点
常见的有三种子节点:Console、RollingFile、File
1)Console节点用来定义输出到控制台的Appender.
- name:指定Appender的名字.
- target:SYSTEM_OUT 或 SYSTEM_ERR,一般只设置默认:SYSTEM_OUT.
- PatternLayout:输出格式,不设置默认为:%m%n.
Log4j2提供了很多种非常实用的Appenders,具体可以参考官方文档示例:官方文档示例
2)File节点用来定义输出到指定位置的文件的Appender.
- name:指定Appender的名字.
- fileName:指定输出日志的目的文件带全路径的文件名.
- PatternLayout:输出格式,不设置默认为:%m%n.
3)RollingFile节点用来定义超过指定条件自动删除旧的创建新的Appender.
- name:指定Appender的名字.
- fileName:指定输出日志的目的文件带全路径的文件名.
- PatternLayout:输出格式,不设置默认为:%m%n.
- filePattern : 指定当发生Rolling时,文件的转移和重命名规则.
- Policies:指定滚动日志的策略,就是什么时候进行新建日志文件输出日志.
- TimeBasedTriggeringPolicy:Policies子节点,基于时间的滚动策略,interval属性用来指定多久滚动一次,默认是1 hour。modulate=true用来调整时间:比如现在是早上3am,interval是4,那么第一次滚动是在4am,接着是8am,12am…而不是7am.
- SizeBasedTriggeringPolicy:Policies子节点,基于指定文件大小的滚动策略,size属性用来定义每个日志文件的大小.
- DefaultRolloverStrategy:用来指定同一个文件夹下最多有几个日志文件时开始删除最旧的,创建新的(通过max属性)。
3、Loggers节点,常见的有两种:Root和Logger.
Root节点用来指定项目的根日志,如果没有单独指定Logger,那么就会默认使用该Root日志输出
- level:日志输出级别,共有8个级别,按照从低到高为:All < Trace < Debug < Info < Warn < Error < AppenderRef:Root的子节点,用来指定该日志输出到哪个Appender.
- Logger节点用来单独指定日志的形式,比如要为指定包下的class指定不同的日志级别等。
- level:日志输出级别,共有8个级别,按照从低到高为:All < Trace < Debug < Info < Warn < Error < Fatal < OFF.
- name:用来指定该Logger所适用的类或者类所在的包全路径,继承自Root节点.
- AppenderRef:Logger的子节点,用来指定该日志输出到哪个Appender,如果没有指定,就会默认继承自Root.如果指定了,那么会在指定的这个Appender和Root的Appender中都会输出,此时我们可以设置Logger的additivity=”false”只在自定义的Appender中进行输出。